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动经专委会2021年春季研讨会举办


5月13日~1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动能经济专委会在上海举办了2021年春季研讨会,会议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和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协办。动经专委会主任柴高峰主持会议,副主任张正陵、文卫兵出席会议。来自全国科研机构、高校、相关企业等单位30多名委员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国网上海电力发展策划部主任江峰青代表会议协办方致欢迎辞。会上十位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文卫兵作《远海风电柔性直流送出技术的实践与展望》专题报告,上海福睿智库副总经理郭振华作《产业链、供应链视角下百年变局对城市经济运行的影响》专题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际作《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专题报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刘俊作《“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及相关举措研究》专题报告,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首席技术专家周淑慧作《碳中和愿景下天然气的发展前景》专题报告,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徐谦作《双碳条件下电网发展的思考》专题报告,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翁振松作《交通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的几点思考》专题报告,长春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周景宏作《电力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参与电网互动的市场化机制》专题报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周渝慧作《中欧班列的系统性碳中和构想》专题报告,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康俊杰作《碳排放达峰目标下的“十四五”煤电发展》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后,与会专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动经专委会副主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在交流中提出,一是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对电网调峰带来较大压力;二是储能技术发展会对未来电网产生重要影响;三是未来电网应适当发展大电网加大基地模式,并尽可能鼓励分布式和微电网发展;四是加强需求侧管理,通过价格机制、市场化手段来缓解消峰填谷压力;五是关于电力电量平衡在做规划时会留有一定的裕度,随着常规电源比例的下降,新能源发电比例的逐步提高,到“十五五”时期裕度逐渐消失以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缺电问题。


动经专委会委员、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耀华认为,双碳目标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能源电力转型面临系列关键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尤其需要重视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关于系统成本疏导的问题,随着新能源占比升高,带来新能源利用系统成本上升,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承担。二是关于发展碳循环经济的问题,要致力形成环境、经济、能源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打造以碳循环为基础的经济新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三是关于系统灵活性资源和技术创新问题,需要调整煤电的定位,加强储能、氢能技术、碳捕捉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动经专委会主任、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柴高峰在总结中指出,一是节能是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应该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改变现有传统的系统、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会引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三是对未来远期发展的认识判断要有长远的眼光、国际的视野;四是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电力需求侧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五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国家政策会更加健全完善。


专委会还对秋季会议的筹备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信息来源: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