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网人才〔2025〕2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社部令第25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规定》国家电网企管〔2021〕70号等要求国网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人才中心)现组织开展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安排

专业技术人员续教育学时申报工作包括个人申报、单位审核汇总复核、结果查询四个阶段。继续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将常态化开放,个人端可实时更新继续教育信息,各级单位应定期组织审核国网人才中心进行最终复核,学时达标后方可参评职称。

(一)个人申报

     方式一:内网申报。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统一权限管理平台账号(门户账号)的员工需通过人资2.0”系统http://hr.sgcc.com.cn)进行申报选择“员工服务-员工发展-继续教育”模块完善个人信息后,在学时折算选项中完成学时申报工作申报说明详见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方式二:外网申报。无公司统一权限管理平台账号(门户账号)的员工需通过电力人力资源网http://www.cphr.com.cn进行申报,选择“继续教育学时折算平台”在首页完善个人信息后选择学时折算模块完成学时申报工作申报说明详见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申报人员可在系统中预查询本人各年度学时折算结果预查询结果均达标后方可提交,提交后数据将进行锁定,请勿重复提交请申报人员于2025年2月19日前完成个人申报

(二)单位审核

各单位管理员通过内网、外网系统分别审核相应申报数据。各级单位重点审核内容真实性和准确性破格人员是否符合破格条件。审核完成后将本单位学时认定汇总表盖章,通过系统逐级报上级单位审核。请各省公司级单位2025年2月28日前完成审核并提交合格数据

(三)汇总复核

国网人才中心将各全部数据进行汇总、审核,对弄虚作假的专业技术人员取消年度学时折算认证,对发生材料造假、审核不严、伪造记录等问题的单位,视情节严重程度,进行通报。国网人才中心于2025年3月7日完成复核。

       (四)结果查询

申报人员请于2025年3月中旬登录继续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查询继续教育结果。

工作要求

(一)继续教育申报人员

拟申报2025年职称评审认定的员工

(二)继续教育学时要求

拟申报2025年职称评审员工,需前三年(2022~2024年)每年继续教育学时不少于90学时拟申报2025年职称认定员工,需前一年(2024年)继续教育学时不少于9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60学时,必修公需科目不少于10学时、必修专业科目不少于20学时,必修科目仅通过培训形式获得。专业科目也可通过其它形式折算获得,仅可折算为选修专业科目,折算标准参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折算标准》详见附件)职称评前3年认定前1年的继续教育学时不达标的,职称评审认定资格

(三)继续教育内容

继续教育内容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公需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国家法律法规、理论政策和公司战略、企业文化、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以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启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专业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应当掌握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时更新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三、联系方式

1. 政策咨询:

国网人才中心赵婧宇,010-63414899  

国网人才中心汪  琦,010-63414552

国网人才中心王轶超,010-63414521

国网人才中心顾佼达,010-63413233

  •       2. 技术咨询:

内网人资2.0,010-51964995/4973/4935/4934

外网学时折算平台010-63378682  63386832




     附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折算标准

 

国网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2025年2月5日

 
 

附件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折算标准

类别

具体项目

对应学时

佐证材料

1.公司内部培训、研修活动

各级单位及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脱产、半脱产、远程教育等培训班、研修班

由各级单位或基地按实际培训学时认定

培训通知及报名回执扫描件

国网学堂自主学习

按国网学堂规定学时认定

国网学堂学习记录截图

2.公司外部培训、研修活动

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举办及国(境)外举办的脱产、半脱产、远程教育等培训、研修活动

由各级单位根据主办单位的活动通知认定

培训通知及报名回执扫描件

3.学历、学位教育或课程进修

考试或考核合格者

15学时/证书

证书扫描件

4.省部、行业(公司)级及以上课题(项目)

主持和参与主课题(项目)研究

负责人认定56学时、其他参与人员(不超过10人)认定32学时

课题(项目)封面、角色页、目录及正文第一页扫描件

主持和参与子课题(项目)研究

负责人认定48学时、其他参与人员(不超过8人)认定24学时

5.地市级(省公司级)课题(项目)

主持和参与主课题(项目)研究

负责人认定40学时、其他参与人员(不超过8人)认定24学时

主持和参与子课题(项目)研究

负责人认定32学时、其他参与人员(不超过6人)认定16学时

课题(项目)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扫描件

6.出版著作、译作或发表论文(署名前3名)

出版专业相关著作(译作)

12学时/万字

论文、著作的书刊封面、目录、正文第一页扫描件、DOC电子文件

SCI、EI收录的专业刊物

48学时/篇

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收录的专业刊物

32学时/篇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24学时/篇

7.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

40学时/项

专利证书扫描件(须为专利授权证书,受理通知不予认可)。

变更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专利,暂不认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

32学时/项

8.标准

国际标准

56学时/项

各层级标准的封面、角色页、目录、正文第一页扫描件

国家标准

48学时/项

行业标准

40学时/项

企业标准

32学时/项

9.职称考试

公司计算机考试合格

32学时

证书扫描件

(仅取证当年有效)

公司职称英语考试合格

40学时

10.技术资格考试

注册类资格考试合格

48学时/项

全国执业资格或职业水平考试合格

40学时/项

国网公司技能等级考试合格

32学时

11.其他实践活动

东西帮扶、援外及到基层、贫困地区扶贫

90学时/年(仅可折算为选修课)

工作证明扫描件

为本专业继续教育活动提供教学

所授课时的2倍学时

授课邀请函扫描件

 

备注:学习强国年度积分可折算为公需科目学时,折算标准为:7300~10000 折算3学时、10001~12000 折算4学时、12001~15000 折算5学时、15001以上折算6学时,以学习强国年度积分截图为佐证